寒假期间,翔安校区学武楼公共教室空调与吊顶安装工程提前完工,多媒体教学设备完成升级改造和安装调试,教室环境整体提升,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广大师生节后返校上课。
学武楼是目前我校最大的公共教学楼,也是唯一未安装空调的公共教学楼。翔安校区投入使用五年多来,学武楼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,亟待完善。为了进一步改善教学环境,提高师生满意度,以一流的标准建设公共教室,推进校区“双一流”建设,在学校领导、机关职能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,翔安校区管委会于2017年下半年启动了空调与吊顶安装工程。
整个工程项目体量大、涉及面广、工程施工时间长、工种工序多。为确保工程进度,保障2018年春节后开学使用,翔安校区管委会多次召集资产后勤办、教务办、教育技术办及中标供应商等召开协调会,在确保教学楼正常使用、不影响教学活动的原则下,确定了分时段、分区域、利用周末和寒假时间施工的项目方案。由于工程安排科学合理,各单位、各部门齐心协力,通力合作,周末和寒假期间加班加点,克服了施工时间短、排课难等种种困难,整个项目提前完工。
同时,教室改造工程项目还十分注重节能环保和美观实用。在今后空调的使用中,可以实现由后台根据上课和自习情况进行集中控制,只允许上课的教室和自习教室开机,实现显著节能。由于楼层较高,吊顶安装减少了33%的制冷空间,能够节能近三分之一,显著改善教室声场,教学扩音效果更佳。吊顶安装中,教室原来的灯管全部更换成更加节能的LED灯管。在外观上,为避免外墙的空调管道破坏整体美观,使用相同的外墙材质进行装修,使之与外墙融为一体。教育技术办也利用此次机会,对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大量的升级改造,在春节前完成所有设备的安装与调试工作。节后开学第一周,教学设施运作正常,确保了校区教学秩序有序规范。
据悉,以一流的标准建设公共教室,是翔安校区党工委、管委会落实学校“双一流”建设,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校区管理服务水平的新举措。为落实校党委张彦书记在寒假务虚会上提出的翔安校区党工委、管委会等四个非教学单位在“双一流”建设管理服务工作中先行先试的要求,校区党工委、管委会按照学校总体部署,利用假期时间,坚守工作岗位,精心谋划如何提升工作水平,提高工作标准,认真完善《翔安校区党工委、管委会落实学校“双一流”建设重点实施项目的工作方案》并狠抓落实,努力为学校综合改革和“双一流”建设贡献力量。
(翔安校区办公室 赖珊珊 教育技术办 陈文 )
责任编辑:林济源